阳谷县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事业单位监管质效
时间:2024-01-04
字号:
作者:王娜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履职,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阳谷县委编办立足职能职责,登记监管双向发力,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监管水平,有效激发事业单位活力,释放公益服务属性,提升服务社会水平。

一、聚焦“掌上办理”,打好登记服务“常规战”。一是推行审批服务“零跑腿”。依托“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数字证书在线申领、补领,缩减申请时效。完善法人登记“窗口”功能,主动对接督促事业单位做好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工作,就登记流程、材料申报等提供专业化“一对一”指导;推进登记事项服务线上办理,网上申请登记、线上即时审核、电话预约快递服务等环节,均可选择不见面“零跑腿”,实现证书办理“最多跑一次”。二是大力推行“掌上办”。依托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手机APP应用平台,将登记业务提醒、信息查询、预约办理等业务从“线上”简化到“掌上”,打破业务固定窗口办理壁垒,进一步优化办事体验;推行告知承诺制,有条件精简提交资质认可、免职文件、住所证明等证明文件。探索“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新模式,以“依法行政、合法审批”为原则,积极探索“信用承诺+容缺办理”,优化办理流程、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效能。三是深化电子证照亮证互认。为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流程再造,推进“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依托“爱山东”APP手机客户端,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互认互通,实现事业单位在办理业务时不需要提供纸质版证书,手机亮码亮证即可办理,努力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聚焦“平台提优”,下好登记监管“先行棋”。一是编制“健康指南”。编印一本手册,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机关群团相关业务流程及操作指南》,全面梳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党政群机关赋码等业务事项及办理流程,列举各环节申办材料清单,制作并提供相关附件模板,确保工作人员“看得懂、干得快、成效好”。发放一份明白纸,针对年度报告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等阶段性业务,聚焦机构改革、部门领导调整等时间节点,及时将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完成时限、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梳理汇总,形成明白纸发放给各单位,指导单位掌握政策,对照标准自查自纠。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群,生成二维码,将操作指南、明白纸以及各类业务讲解视频,发在工作群里,解决事业单位登记“疑难杂症”,方便单位随时随地查询相关业务,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腿,少跑腿”,以优质服务推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二是严把审核关口,构建“线上”监管新格局。“线上”盯牢抓整改,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年报公开等各项上传材料进行“线上”动态审查,对存在问题的,一次性告知单位整改事项清单,加强跟踪指导服务,从源头上提升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依托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平台,定期对已登记事业单位登记事项进行网络监测和大数据比对,对存在问题的督促限期整改,确保登记管理规范。三是开展“线下”现场核查,助力“事前监管”。以事业单位现场办理登记业务为契机,开展实地核查, 以事业单位现场办理登记业务为契机,开展实地核查,事前落实“预审监督”制度,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对各部门申请的登记事项严格把关,确保登记事项合法合规、材料充分、程序规范。

三、聚焦精准监管,抓好履职评估“风向杆”。一是“双随机”监管引领履职评估。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按照不低于3%-5%的比例随机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履职情况、财务状况及日常登记业务等26重点工作内容;对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执行情况、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单位印章使用情况精准“把脉”,将事业单位监管走深走实。二是年度报告公示专项检查助推履职评估。事业单位按照职责与业务范围开展各项活动,如实填写年度报告书、正确上传年度报告附件材料,通过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网向社会公示。年度报告公示结束后选取个别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全面评估业务范围开展情况,现场核查事业单位职责履行、制度建设、财务资金状况等内容,倒逼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三是当好“监管员”,促进单位运行规范化。推行“联动”监管,加强与组织部的沟通协调,做好与县教体局、县卫健局等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第一时间掌握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调整变化情况,确保机构编制调整和变更登记“无缝对接”。开展“常态化”监管,建立部门单位职能运行观察员制度,各部门单位职能运行观察员定期报送单位机构编制运行情况,县委编办做好沟通衔接,及时了解、解决运行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单位健康、规范运行。

四、聚焦实效运用,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一是创新“一套考评指标”。制定《2023年度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成效和综合评价3个一级指标,分值分别为200分、850分、150分。将一级指标细分为16个二级指标,指标设置突出主责主业,分值占比达71%,重点考核履行主责主业工作成效、重点工作落实成效、工作创新成效等方面。单设加减分事项,对受到表彰奖励或落实工作不力的部门视情况给予加减分,最高均不超过50分。二是构建“两项联动机制”。“平时+年终”联动,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等构建日常监督考核机制,考核扣分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奖惩+整改”联动,将考核成绩、确定等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向主管部门反馈,建立整改台账,督促限期整改;将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经费预算、机构编制、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三是运用“三种评价方式”。针对主管部门评价,由考核组组织各主管部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对所属被考核单位进行评价,主要是领导班子、工作成效、公益服务情况等;针对单位职工评价,组织被考核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现场测评打分,主要是对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班子团结情况进行评价;针对服务对象评价,开展微信投票活动,主要是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进行评价。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